[時事]楊丞琳「台灣吃海鮮很奢侈」事件有感
在推特有分散說了一些,但在這裡統一幾個點好了。
我一開始也覺得楊丞琳說自己在台灣吃海鮮很奢侈真的很搞笑,畢竟台灣是島國,要說吃不起海鮮,那大概沒有地方吃得起海鮮了。
但觀看原本的片段可以發現他主要是說:自己其實在台灣沒什麼吃過海鮮,因為早年家裡經濟壓力挺大的,吃海鮮在哪(台灣)是奢侈的。
而楊丞琳的家庭從小負債,從這點來看,他覺得吃海鮮很奢侈,或者說吃不起海鮮,我都覺得很能夠接受,唯一的問題只是最後說的那句「其實吃海鮮是奢侈的在哪」,表現地好像台灣吃不起海鮮很正常,但我傾向他只是在訴說自己的人生經歷。(不過大家自行判斷就好)
關鍵是現場所有人提到台灣的時候都是直接說「台灣」兩字,節目組卻在加字幕時都改成「中國台灣」,個人覺得玻璃心之極。
至於他個人的國籍認同,那就是他自己的選擇了。我也只是覺得馬來西亞一堆大中華至上主義者覺得中國很好為什麼不簽borang k回去中國而已,不打算質疑他們的自我認同。
之後看到有人去查楊丞琳小時候有學芭蕾舞、戴牙套、(原文)念學費稍微貴一點的華崗藝校。
這似乎在暗示說,因為某些家庭送小孩去學才藝、到貴一點的學校、接受一些矯正,那這些家庭就不能說自己有經濟壓力,這些家庭就不可以覺得說吃某些食物很奢侈。
對楊的言論要怎樣判定我覺得很個人,但這樣的說法,讓我想到以前聽過的一件事情,沒記錯應該也是發生在台灣。簡單的說就是一個NGO,會協助窮困家庭募捐,然後某個捐贈者本來長期有支援一個家庭,後來突然拒絕繼續支援,NGO的人就很奇怪,詢問原因,捐贈者的回答是因為他看到被捐贈的對象有拿著一個新的書包(或手提包,細節我忘了),所以他不願意繼續捐贈對方。
我記得這件事情後來被說出來之後,留言就有很多爭論關於能夠拿新書包(或手提包)的人到底算不算窮困,我當時看著這些留言,真的覺得我們社會對窮困的想像很匱乏,我們不僅無法想像窮人可以窮到什麼地步,我們甚至無法想像窮人可能也有自己的興趣喜好,包括他們自己想要購買和使用的東西。況且書包或手提包並非什麼擺飾品,它也是一個需要使用到的物品。
回到上面的言論,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恰好就是在加強對窮人的刻板印象和限制,討厭楊的言論是一點,但開這種針對社會也許最弱勢的群體的地圖炮,那就真的沒有必要,也過分了。我想我們都還是可以對弱勢者多一點同理吧。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字有價值,你可以通過抖內給予我鼓勵:
TnG:012-9241210
Maybank:112455278431
你也可以參與討論或將文章分享出去。
你也可以「點贊」我的臉書頁面,這樣一來就不會錯過我的文章了。
你的支持會成為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感謝。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