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狂想曲]2. 神话和虚构,炎黄子孙的起源

目录
前言
黄帝



总结




前言
如果说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以及罗马帝国的话,那东方文化就肯定起源于黄河流域了。毕竟整个东亚的国家,多多少少都有受过中华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华文化的开启又是在什么时候呢?这就是我们在这篇文章要探讨的部分了。

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世界开启”的神话部分,然后才慢慢在神话与历史、虚实交加之间,渐渐过渡到相对真实的历史。像希腊文明的开端就是从卡奥斯所生的大地母神盖亚和由其所生的天空之神乌拉诺斯,经历了泰坦和希腊众神的战斗后,才进入了半神半人英雄所参与的各个历史神话,其中便包括特洛伊这个原先被认为是虚构的城市。

而在中华文化当中也有类似的轨迹,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众人,一直到后面的夸父逐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的斗争、女娲炼五色彩石补天的神话故事,就是我们华人神话的根本了,这些也都是我们小时候常常听到的故事。不过在这之前几乎都是虚构的部分,开始进入虚实交加的部分,就要等到黄帝的时候了。






黄帝
黄帝,据记载,乃夏朝之前传说时代中的三皇五帝之一。问题在于,连所谓的夏朝文物都是近几年来才开始有所挖掘,夏朝之前的时代就更为虚无缥缈了。甚至在《左传》、《国语》等书籍之中,还有提及“虞朝”,认为舜是虞朝的最后一个君王。不过年代毕竟太过久远,虚构和真实参杂,目前来说,暂时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证明这个朝代的存在。既然连夏朝之前数百年的虞朝都没有办法证明了,那么更久远的三皇五帝自然就更不可能证明了,能够找到的遗迹就只有裴李岗文化以及贾湖遗址这两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那么,至少三皇五帝的故事总能够有个比较统一的说法吧?也没有!三皇五帝的记载在不同的书籍里众说纷绕,甚至大相迳庭。像黄帝到底属于三皇之中,还是五帝之中,根据不同的书籍就有不同的说法。在《尚书》和《帝王世纪》当中,便把黄帝和伏羲、神农并列为三皇,可是在《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外纪》等书籍当中,却把黄帝列为五帝之一,甚至每本书籍当中的五帝人物都有所不同,《史记》说是黄帝、颛顼、喾、尧、舜;《战国策》说是黄帝、庖牺(伏羲)、神农、尧、舜;《资治通鉴外纪》却又说是黄帝、颛顼、喾、尧、少昊。这在远古的记载当中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尤其是涉及到神话故事的部分时,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考察和验证自然就不容易了。

目前大家比较熟悉的记载是,黄帝,又名姬伯荼,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君,本姓公孙,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后改姬姓,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而环绕黄帝发生的故事有许多,其中便包括和炎帝的战争(也是现在我们自称炎黄子孙的由来)以及和蚩尤的战争,统一华夏地区的所有部落,并且建立了文明。当中便包括教导生火、纺织、文字、图画、律历、音乐等技术,还有对星辰的观察。在建立了文明之后,黄帝便得道升天了,他的后人最后自觉资质平庸,便把首领的位置传给了尧。

当然这些记载当中,水分太多,甚至连婚嫁礼仪的部分也传说是由黄帝所创。这些虚构的部分当故事听听还没有什么问题,要是把这些事情当成是真的那问题就真的太大了。目前比较可信的部分是,黄帝、炎帝和蚩尤都代表三种不同地区的远古部落,或者他们根本就是这三个部落的首领被神化后的形象,而这三个部落都是从采集刚刚转入农耕的关键时刻。《人类简史》一书当中便有详细说明这点:在远古的采集部落,基本上不会发生太大的冲突,要是真的有冲突了,那就换个地点采集食物就好了,虽然不容易,可是也不一定会是影响部落存亡的大事。但是一旦进入农耕后,事情便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食物,等于整个部落的灭亡,因此一旦发生冲突通常便是不死不休的地步了。这点也跟传说当中所说的炎帝、黄帝出自神农氏,而蚩尤出自炎帝的说法相符,毕竟传说中就有记载神农传授农耕技术给人民的说法,因此我相信神农氏就是代表了最先开始进行农耕的部落之一。

所以中华文化有记载的第一次冲突,就是炎帝的部落和黄帝的部落的冲突,史称阪泉之战。战争以黄帝的胜利结束,炎帝的部落则一分为三:一派继续抗争,形成刑天的传说;另一派归入黄帝的部落里;第三派则是远远离去,形成夸父的故事,不过很有可能这一派系最后的下场不是很好,毕竟无论是夸父逐日,还是应龙杀夸父的故事,都显示了他们最后很可能是全体灭亡的下场。

第一次冲突结束,却埋下了第二次冲突的根基,很快的,黄帝的部落便和蚩尤的部落展开战争了,史称涿鹿之战。这一次的冲突更为复杂,毕竟连蚩尤和炎帝之间的关系也乱七八糟的。有的说蚩尤驱逐炎帝,导致炎帝和黄帝结盟;也有说法指蚩尤接受了炎帝败北后的部落,然后才和黄帝一战;更有说法指蚩尤和炎帝其实指的都是同一个部落,只是因为年代不同,名称不一。无论如何,这次冲突之后,黄帝部落胜利,在吸收了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后,黄帝的部落人口和势力都大大增强了。而农耕的技术便容许了这么庞大的部落的存在,这在之前的采集时代是不可能达成的,因为周围可以采集到的食物会被吃光,加上长期移动,生育的次数自然会进行调整,因此部落的人口会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之前的部落都不会有俘虏战俘的习惯,一来食物会不够吃,二来就像前面所说的,部落和部落之间的战斗通常不会到这样的地步。可是进入了农耕后,一片土地可以供养的人数便大大增加了,这除了容许部落的增加,也代表了部落开始有了俘虏/奴隶的习惯,毕竟可以在只给最低粮食的情况下让俘虏/奴隶去耕作,性价比和采集时代相比提高了不少。但是农耕最主要的影响,就是让某些人可以从“获取食物”的工作解放出来。在采集时代,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获取食物,可是农耕了后,就不再需要每个人都获取食物了。实际上,到了之后的时代,整个世界,依然保持着多数的农民供养着少数的他人的制度,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后,这个情况才有所改变。

于是,这些从获取食物工作解脱了的人们便开始尝试做其它事情了:某些人为了确保农耕的收入,就需要学会观察天气的规律,通过观察规律,便能够创建时间(日、月、季节、年)的概念;有了时间的概念后,便可以发现星辰和日月的规律;某些人为了更好的耕作,发明了各种农耕的器材;既然都定居了,那么建造屋子的技术和器具也就有必要了;在无法通过迁移来回避气候的情况下,纺织衣物就有需要了;在食物的量变多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尝试各种烹调方式,让食物变得更为美味;之后为了把这些知识都记载下来,文字和图画便发明出来了;在部落的财富不断累积的情况下,私有制和婚嫁的思维便跟着出现了;最终,部落越变越大,为了证明统治的正当性,信仰和宗教就开始了;与其同时,音乐和舞蹈便为了祭祀而创建出来了。这些事情慢慢累积,便成为了我们的文明,这就跟黄帝打败炎帝和蚩尤之后,开始建立文明的传说相符。

到此,黄帝的故事也就差不多要结束了,只剩下最后的部分:黄帝升天。前面我已经有提过,黄帝本身代表的是一个部落,或者是这个部落的首领,这样一来,黄帝的升天自然也是编造出来的故事,问题是谁编造的,以及为什么编造这两点。当然有可能没有什么悬疑之处,完全就是后世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所编造出来的故事,不过我个人还有一个想法:就是黄帝的子孙干出来的好事!这些故事给了黄帝的子孙统治的正当性,毕竟还有比“我老豆是神”更正当的统治理由吗?




还真的有,那就是“老子的拳头比你大”。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就要开始进入到中华文化当中,听起来十分之美好,实际上却黑暗之极的名词:禅让。而涉及到的人物,自然就是黄帝的后代——帝挚,以及五帝的另一个人物——尧。据记载,尧,伊祁姓,陶唐氏,名放勋,起初被封于陶,后迁徙到唐(今临汾和襄汾),所以又称唐尧,传说出生于“三阿之南”。而帝挚,据记载,则是黄帝的五世孙,因为才干平庸,未能妥善管理“国家”,而尧“仁慈爱民,明于察人,治理有方,盛德闻名天下”。因此各部落首领“纷纷背离帝挚,而归附于尧”。帝挚也“自觉不如尧之圣明”,于是便把“帝位”禅让于尧。

这样一看,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禅让其实只是讲好听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所谓的“国家帝位”,其实指的就是部落之间的共主,而既然其它部落的首领都离开了帝挚,并且推举了尧为首领,那么这个所谓的“帝位”,握在手上其实还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做个顺水推舟,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当然,很有可能当时势力最强的部落成为首领是一个共识,甚至部落的首领也未必是世袭的,而是有能者得之,毕竟当时的时代对强大的定义要更加直观,所以这起事件也许真的没有什么悬疑或者恐怖之处。

但是,在对人性的黑暗有一定认知的情况下,我认为更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帝挚是被迫交出首领位置,甚至是被杀害后,尧才创作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好维护自己统治的正当性。而这样好听的“故事”虽然多半前无古人,可是绝对不是后无来者的。后来的许多朝代为了自己统治的正当性,这些“禅让”的好听故事就频频上演了,当中便包括了曹丕从汉献帝那里“禅让”而来的魏朝了。不过尧也没有什么好开心的,因为他的报应很快就来到了。虽然好听的“故事”上演了,部落的文明依然继续前进,这跟尧任命羲和掌管天文,制定历法,授民农时的传说相符。而且由于进入了农耕时代,部落对河流的依赖性变得比采集时代来得更大,因此河流泛滥造成水灾的伤害也跟着变大了,于是鲧治水的传说也开始了,不过他的故事跟之后要提及的人物有关,我们先略过不谈。




接下来,禅让的好听故事又再开始了,只是这次对尧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毕竟这次被迫禅让的人,是他自己。而禅让的对象,则是舜。舜,名重华;生于姚墟,故姚姓,后居于妫水之边,故妫姓。冀州人,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济),其国号为“有虞”。据记载,尧让位给舜了之后,依然继续关注国事,巡视天下,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事情。而尧去世后,舜一度打算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因为“人们都不服丹朱的号令,还是向舜朝觐,百姓照样讴歌舜的盛德。”于是舜就说:“这是天意啊!”然后就登上首领的位置了,而丹朱之后不服,反叛了,却被舜打败,“自觉没有脸面见舜,投江自尽”。

看到规律了吗?依然是原首领“自愿”让位,新首领“推辞不受”,可是“天下人”臣服,于是“无可奈何”下只好登上首领的位置。这一套规律从此就跟随着我们了,以后凡是需要讲述“禅让”的好故事时,这套规律就会继续出现。而禅让的故事说得有多好听,它的背后就有多黑暗,尧本身的可能还好(有一种说法指尧其实是帝挚的弟弟),不过尧“禅让”给舜的故事就真的非常黑暗了。而它接下来还会继续出现,不过我们先不提,现在先继续说舜之后的故事。当时,有才能的人被任免后都没有明确的职责,舜在得到首领的位置后,便把这些人的职责确认下来了,谁做什么事情管理什么都清清楚楚。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其实就表示在舜的时代,部落的人口进一步提升,因此分工的概念也更进一步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思维当中。所以当时领导层的职责岗位也就渐渐落实下来了,记载当中便有包括处刑、主持宗庙祭祀以及管理诗歌音乐的职务。而在这些记载当中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人物,他便是传说中治水有工的大禹。




禹,生父为鲧,,就是我前面有提到的人物。鲧这个人,据记载,也是属于黄帝的后代,自然禹也同为黄帝的后代了。而鲧最有名的记载就是被尧派去治水,据说他上天庭盗来了天帝的息壤来填埋洪水,可惜九年之后依然徒劳无功,水患频发,于是即位的舜下令把鲧杀掉(也有说流放),然后让禹来继续父亲治水的工作。而禹总结了父亲的工作后,做出结论水患只能用疏导的方式解决,而不能用堵塞的方式,后面的故事就耳熟能详了,“疏通九河”、“十三年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等等。最后因为成功治理了水患,天下大服,舜便“禅让”给禹了。

在任何文化里面,水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成部分,因为人不吃食物还可能生存一阵子,人不喝水三天就可以阵亡了。不过在采集时代的时候,对水即使有依赖,也通常不会太过受到水患的影响,因为不需要住在河流的旁边,只需要住在自己走路可以到的地方就好。可是一旦进入农耕时代之后,对水的依赖就会加重,毕竟种植的农作物都需要水流灌溉,这就是为什么农耕时代的许多居留地都会在河水旁边的原因了,也因此一旦河水泛滥、发生水灾的话,就会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鲧的传说会在这个时候开始的原因,而鲧和禹不同的治水传说,我个人相信这其实说明了当时的人们采取不同的治水手段后,发现堵塞的方式不是个好方法,于是他们最终在禹(或禹的部落)的领导下,选择使用疏导的方式来治水。

接着,禅让的好故事又来了,我在这篇文章里已经提到第三次了,规律也是差不多,就舜禅让给禹,禹退让给舜的儿子商均,可是“天下人不服”,于是禹最终在“万民拥护”的情况下登上了首领位置。一样的规律,一样的美好,很有可能也同样的黑暗。不过这次的禅让大抵就是先秦时代的最后一次出名的禅让了,因为这次禅让之后,禹便把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了。当然传说当中禹还是有“打算”禅让给其他人,不过因为“天下人”臣服于他的儿子,所以最后“无可奈何”下,才让他的儿子即位了。这次即位也宣告了“家天下”的开始,我个人认为这说明了公用制的终结,在部落的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私有制的概念终于完全取代了公用制,而首领的位置也从本来的“有能者得之”,转变成了“血脉传承”的概念。不过完整的血缘传承法,却要等到之后的周朝才会出现了,以后的文章有机会我们再谈这部分。




总结
实际上我刚刚所说的这些“禅让”的黑暗面,也并非我个人独创的想法,我最多就是将其脉络化,让各位可以看得更为通透而已。在西晋武帝在位的时候,就有出土一整套无名竹筒,人称《竹书纪年》,当中便有许多记载和《史记》大相迳庭、截然不同。例如《史记》记载尧舜禹通过禅让转移领袖位置,而《竹书纪年》就直接说舜和禹都是通过政变夺取王位。那么各位应该相信哪一个呢?我会说,那么久远的历史了,相信哪个都没差,我和《竹书纪年》所提出来的异议,只是希望可以让各位思考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而呈现出来的历史又为什么会是我们目前读到的模样,这才是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我在之前的文章所说的重点。尤其三皇五帝的时代,虚构和现实交加,我们也只能努力从那一小部分的真实当中,做出一些推导而已。至于这些推导是正确还是错误,就由各位自行决定了。



我个人目前自身是有工作,所以我写文章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兴趣,暂时也没有经营付费页面的打算。

虽说如此,我写文章也需要耗费相当大的精力(查找资料、整理、撰写等等),也使用了我相当部分的空闲时间。

因此,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而你又愿意请我喝杯咖啡、或者吃顿饭的话,那你可以点击以下链接给予你觉得适当的金额。

https://paypal.me/linfavourite

当然如果你没办法支付任何金额,却又想要给我一些帮助的话,你也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谢谢你的阅读。


linfavourite signature

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