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科普]稀土及其引起的争议

图片
目录 前言 简介 稀土的用处 稀土的破坏 总结 前言 最近莱纳斯能不能够继续在我国营业的事件是闹得满城风雨,可是说到底,什么是稀土呢?为什么很多人反对在我国建设稀土厂呢?而我们的首相又为什么会认为稀土厂可以为我国带来巨大的利润呢? 在这篇文章,我们就要来谈谈,让人又爱又恨的稀土。 稀土简介 首先,需要先了解的就是,到底什么是稀土。根据维基百科: 稀土金属,或称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第Ⅲ族副族元素钪、钇和镧系元素共17种化学元素的合称。 有趣的是,虽然它们被称为“稀”土,不过现实中,稀土元素在地壳中有着相当高的含量,尤其是铈,在地壳元素中的含量排名第25,比现代工业中常用的铅含量还要高。即使是稀土元素中,相对含量较低的镥,在地壳的含量依然胜过银和金。所以它们会被称为稀土,其实不过就是历史上的误会:第一、自然界几乎没有单一稀土元素的情况,它们倾向于两两一起生成合金,其中最常见的伴生元素就包括钍和铀等放射性元素;第二、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相当分散,很少有稀土元素集中的矿床。而以上两点同时是稀土开采困难,以及导致稀土开采争议的主要原因。不过我们后面才来详细讨论这部分。 目前来说,全世界大约有9261万吨稀土矿,其中有3成储藏在中国。其它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包括:美国、独联体(前苏联)、澳大利亚(澳洲)、印度、加拿大、南非和巴西等, 稀土的用处 稀土的用处相当广泛,它被认为是用途最广、重要性最大的金属,尤其在现代资讯工艺的时代,稀土的重要性更是远远胜过其它金属。 冶金工业 稀土在冶金工业的运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它被大范围运用的钢铁以及有色金属中的加工之中,好比说把稀土金属加入钢铁中,能起到精炼、脱硫、中和低熔点有害杂质的作用,甚至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 电机和电子领域 稀土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让它能够和其它物质形成功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材料,也因此它有“工业黄金”的美称,被大量运用在电机以及电子领域。 在军事方面主要用来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在军事以外也被广泛运用在激光、核工业、电子电机工业等诸多高科技领域。好比说丰田汽车的电池以及特斯拉的永磁电机便大量运用了稀土金属来制作。甚至在环保机器来说,大型风力发电组的磁铁就需要227千克甚至更多的稀土金属来制...

[科普]LGBT群体真的不自然吗?

图片
目录 前言 LGBT在自然界 LGBT群体的生理 总结 前言 在台湾同婚收到法律保障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保守宗教势力以及反同势力用各种手段来抹黑、诬赖以及打压同性恋群体,而这当中最常看到的其中一种说法就是:“同性恋不符合自然”、“同性恋是后天的选择”,类似的言论也常常发生在双性恋以及跨性别者群体身上,真的是这样吗? 长话短说,LGBT群体的确符合自然,科学已经在许多方面都证实了这点,今天我将借此良机,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为何LGBT群体是符合自然的。 另外,也在此向邓家威先生献上敬意。在那个时代,他的出柜,肯定会给他的人生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攻击以及伤害,但是他依然坚持下来了。也因为他的努力,帮助了台湾的平权里程写下新的一章。 LGBT在自然界 很多反同人士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并没有对自然有足够的认识,却又很喜欢用自然来尝试论证自己的偏见,好比说其中一个常听到的就是LGBT行为只存在于人类群体当中,动物群体里没有这样的行为。 错! 加拿大生物学家布鲁斯·贝哲米在1999年发表了一分有关检阅接近1,500个动物物种同性性行为的文献,涉及物种从灵长目到棘头动物门都有,还有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数据已经是因为保守势力强大,因此许多动物学家因为惧怕触犯禁忌而无视或歪曲他们的观察结果,不然能够观察的数量也许会更多。 除了同性之间,动物也被观察有同性和异性兼有(就是双性恋)和变性行为的迹象,这些迹象除了性交以外,也出现了包括爱慕、择偶倾向以及幼儿监护行为。也就是说,动物不仅有同性、双性的性行为,甚至也会缔结长期的同性性关系,甚至会出现同性动物收养孤儿的情况。好比其中一个最出名的例子就是,纽约中央公园动物园的南极企鹅——罗伊与塞咯,便是一对同性伴侣,他们之后更是孵化并收养了一只雌性企鹅探戈。当然拥有稳定同性伴侣的动物也不局限于那些一夫一妻的动物,以绵羊为例,有8%的公羊在雌雄都充分的情况下依然会选择雄性作伴。至于那些本来就是雌雄同体的动物更是全数都有双性恋倾向,对它们而言同性性行为根本就不是问题。 在变性方面亦是如此,先不提自然界中通常打扮地花枝招展的多为雄性,有许多种动物的雄性会刻意伪装成雌性,以便和这些雌性搞好关系,获得交配的机会,好比说某些乌贼、蓝鳃鱼、海豚以及海马等等。也有某些动物可以在雌雄之间进行转变,好比说小丑鱼,一旦族群当...

[随笔]浅谈《一千零一夜》

图片
其实迪斯尼的阿拉丁已经经过许多改编了,本来的阿拉丁故事其实是包含在《一千零一夜》(不是那个电视剧),这是一种被称为“包孕体”的手法,也就是说“故事当中叙述的故事”。 而《一千零一夜》本身的故事也很有趣:一个国王,因为自己的爱妻不贞,在悲伤和憎恨之下,决定要每一个晚上去一名女性,然后第二天的早上就处死该名女性。最终,一名少女自愿嫁给国王,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她每个晚上都会诉说故事给国王听,却又巧妙地让故事中断在清晨的阳光中,让国王为了继续听完故事,于是便不断放过少女。最终,三年岁月过去,少女不仅保住自己性命,还为国王生下了子女(至于是怎样才能在每晚说故事的情况下为国王生下子女,就超出了我的想象之外了,总不成是一边做的时候一边……嗯,当我没说)。最终,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并且爱上了自己的妻子,结局就是国王和王妃幸福快乐地过活,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至于那些被杀死的少女,这都是为了幸福美满的大局啊,就请安息吧。而王妃严格来说是被迫嫁给国王这点的……嗯,大局啊大局,我们就这样往下看吧。 不过《一千零一夜》其实在中东并没有太过受到重视,是法国人安托万·加朗将其翻译成法文后才风靡至欧洲国家。而某些故事原本也不是在《一千零一夜》里,只是因为同属中东民间故事,安托万·加朗便一并收入了,这也导致《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到底有多少夜出现了许多版本,从数百夜到超过一千零一夜的版本都有。 当然《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当中,最出名的大约就是阿拉丁了(多得了迪斯尼的帮助),可是阿拉丁原本的故事其实和迪斯尼的故事差异甚大。好比说,阿拉丁其实有两个精灵,除了神灯精灵外还有戒指精灵,而戒指精灵的威力比不上神灯精灵。故事当中的神灯精灵其实也不止三个愿望,它也只是个道具,所以自然不会出现迪斯尼版本的“还精灵自由”这种情况。 除了阿拉丁以外,我们比较熟悉的故事就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了,这个故事出名的程度其实令我惊讶为什么迪斯尼没有想过要改编,也许是因为臭男人太多很难吸引观众的缘故吧。 我个人最喜欢的故事反而不是以上两个,而是《航海家辛巴达》(或称《辛巴达历险记》),这个故事里面,水手辛巴达遇到了搬运工辛巴达,因为两者名字相同,加上听到了搬运工自叹自怨的话语,于是一时兴起向他讲述自己的冒险故事,好让搬运工知道自己的“运气”和“命运”是如何让自己变得富裕。所以这里基本上就是故事当中的故事...

[科普]华为真的不需要担心来自美国的封杀吗?

图片
目录 前言 软件方面的封杀 硬件方面的封杀 总结 前言 目前最受瞩目的新闻之一肯定跟美国封杀华为有关,虽然目前封杀令延迟了90天的时间,华为总裁任正非也信誓旦旦说不担心美国的封杀,可是事实又是如何呢? 在这篇文章里,我将从技术方面来探讨美国的封杀会给华为带来的影响,就不讨论华为和美国之间的恩怨情仇到底谁对谁错了。 软件方面的封杀 作业系统的封杀 首先大家最先留意到的自然是Google的封杀,很多人会误解一旦封杀后华为就无法再继续使用Android,这其实跟事实有点差异。 Android是属于Google的手机系统,这点相信大家都知道,而Android其实是属于开源社区的一部分,也就是华为依然可以使用Android系统来作为自己的手机系统。问题在于由于Google封杀了华为,也就代表Google本身开发的、不属于开源社区的部分,无论是对系统的优化、抑或是手机上的Apps,华为都无法再使用了。好比说整个Playstore,华为手机就再也无法进入。而原本可以安装的YouTube、GMail以及Chrome等Apps也从此无法再进行安装。 这一招对华为在中国的业务其实未必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中国本来就封杀了许多Google的服务,可是在华为的海外市场,这不得不说一下狠招,毕竟海外的市场当中有许多人依然非常依赖Google的Apps。 于是就有人站出来说,华为自己也有能力开发自己的作业系统了。我个人对此其实也不抱乐观,因为开发一个作业系统实在并非易事。 作业系统的开发 我用Google来做个例子,Google的Android本身的内核是来源自Linux作业系统,而Linux本身又是开发自Unix作业系统。 用一辆车来作为简单的例子,Unix就是汽车运行的原理,Linux则是汽车的引擎,而Android是汽车的外壳,Playstore则是汽车的各种功能——包括收音机、雨刷、车灯等等。 也就是说,华为现在要做的事情,无异于从零开始研发汽车的制作技术。如果连Apple都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来完成自己的IOS系统,而Google则需要借助巨人(Linux)的肩膀,那么一直一来主要项目是硬件的华为,到底有没有可能做到跟这两大巨头近似的壮举呢? 我对此是保持疑虑的态度的。 当然华为从2012年开始就已经在研发作业系统,...

[科普]萨诺斯的弹指,真的有意义吗?

图片
目录 前言 对人口过剩的恐惧 科技和科学的进步 更迫切的问题 哀哉萨诺斯 总结 前言 《终局之战》绝对是全球最近最关注的话题,没有之一。而终局之战中,复仇者联盟会和萨诺斯起冲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萨诺斯认为宇宙的资源有限,因此只要宇宙的人口不断上升,那么迟早宇宙的资源便不足以供养所有的人口,于是整个宇宙反而会因此崩溃。 在电影《无限之战》中,萨诺斯甚至用自己的母星——泰坦作为例子,说明自己理念的起源。 除了电影以外,在小说当中,也有人拥有和萨诺斯一样(或者说和编剧一样)的想法,包括丹·布朗《地狱》当中的最终反派天才遗传学家佐布里斯特便通过病毒,让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失去生育能力;而倪匡也在《卫斯理系列》虚构出一个觉得有必要通过瘟疫来减缓人口增长的组织。 这样来看,萨诺斯的想法似乎也相当有道理……真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看看,在现实里,萨诺斯的想法,到底有没有可能发生?我们又是否真的需要有人使用一个无限手套来进行弹指行为呢? 对人口过剩的恐惧 首先,我们要先有的概念是,萨诺斯对宇宙人口过剩的恐惧,并非只是编剧脑洞大开的结果。编剧其实巧妙地把我们人类历史上一直有着的恐惧融入到了这部电影里面,并且由萨诺斯这个具有争议的反派显现出来。而最早提到对于人口过剩的恐惧,其实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公元二世纪的特土良。当时世界人口约为1.9亿人,他就在著作中提到:“我们最常见的观点(有时是抱怨)是人满为患。我们的数量是世界的累赘,难以供养……真的,瘟疫、饥荒、战争和地震是国家的救星,用以修剪人类的繁盛。” 至于理论性的说明人口过剩,就需要等到19世纪的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牧师。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人口学原理》当中系统化的解释了人口增长是怎样发生的,而为什么人口不受控地增长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他在著作中做出了一个著名的预言:人口增长迟早将超越食物供应,这将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这就是著名的“马尔萨斯灾难”内容。 没过几年,地球人口开始进入爆发性增长的阶段,从18世纪初期的10亿人口,到今天的超过70亿人口,仅仅耗费了200年又多一些的时间。而根据马尔萨斯给出的模型,我们应该早就需要萨诺斯来为我们地球人进行弹指行为了,不然我们应该都已经饿死了。 可是我们大家今天都还活着,我们目前的时代甚至被认为是资源最富裕的时...

[宗教]政教不分,才是问题

图片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是说棺材店业者在班登柏兰岭区开设销售厅,结果引来商家不满。这些商家给出的理由是“担心会破坏风水”,当然也有店家是给予更明确的理由,好比其中一间酒店就明确说出在棺材店开启之后,就被住客摒弃,生意大幅下滑。 其实这则新闻真的是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思考,我们虽然表面上是已经进入了21世纪,可是很多时候,观看一些新闻时却会让我有错觉其实我们还待在15世纪,一直没有前进。 当然我不是不能理解古人为什么会对棺材店有那么深沉的恐惧以及歧视,这当中其实就包含了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死人可能引起的瘟疫问题等等,毕竟当时的卫生条件不佳,对疾病的机制也不够了解。自然而然会把死人视为“晦气”,也会把棺材店视为“破坏风水”的一环。 反过来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对死亡、对死人感到恐惧呢?看到这些商家对棺材店那么地担惊受怕,包括许多客人竟然也因为这间棺材店而不再关顾,都让我觉得十分搞笑。生老病死,不就是人生的一环而已吗?我们恐惧的,到底是那不受控的无常,还是真正的死亡本身呢?我觉得这是值得去进行思考的一件事情。 不过如果这起事件仅仅停留在此的话,那它不过就是一件引起注目的新闻而已。真正令人悚然的是,这些商家竟然发起反对行动,要求安邦市议会把棺材店撤出。这真的令人难以接受,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竟然觉得可以凭借自己的信仰,去要求他人的行为,甚至限制他人了? 相比之下,吉兰丹州政府要求穆斯林餐厅在晚间祈祷时间关闭的事件,虽然咋看两者毫无关联。但是两者引发的动机其实都是一样的——迷信于自己的信仰,并因此觉得世俗的法律应该配合他们的信仰,这种政教不分的行为,我们华裔不是常常在网路上进行批评吗?为什么来到自己本身的信仰时,就突然觉得理应如此了呢? 迷信,觉得政治应该配合自己的信仰,觉得法律应该按照宗教的标准来制定,因此而引发的问题难道还少吗?近的有吉兰丹的苛刻娱乐政策、以及台湾用宗教为名反对同性恋婚姻,远的则有美国以基督信仰严格限定女性堕胎的时间、还有以巴之间的宗教冲突。这些问题,难道不都比区区一间棺材店来得严重许多吗? 说得难听一些,当我们沉迷在自己的信仰之中,当我们的所作所为不再理智之时,我们跟中东的塔利班,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异吗? 细思甚恐的问题,不是吗? 可惜我所询问的问题,在这个国家,又有多少人愿意进行思考呢?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字有價值,你可以通過抖內給予我鼓勵: TnG...

[人文主义]台湾成功同婚,然后呢?

图片
目录 前言 台湾不是一个国家? 同婚违反公投? 那么接下来呢? 总结 前言 今天是国际不再恐同日,也是台湾自2年前以来纠结许久的同婚专法通过的日子!从此以后,同性恋者在台湾,终于可以公开合法地注册结婚。当然,这一路走来,也绝不轻易,甚至可说是跌跌撞撞,坎坷之极。 而好不容易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却又看到许多不明就里,但是极度反同的马来西亚华裔随口叫嚣,并散播许多不实的资讯,于是在这里试图辩驳,以正视听。也顺便借此机会,来建议以及警告台湾的朋友接下去要注意的事项。 台湾不是一个国家? 我个人也没有想到需要从这里开始说起,但是实在是看到许多人高声疾呼,说台湾不是一个国家,好像这件事情严重的足以毁天灭地一般,所以只好先从这里开始。 那么,首先要说的事情,严格来说,台湾确实不算一个国家名字,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因为台湾其实是一个地理的名字,是一个岛的名字,这个名字是直到清朝时期才据此将其称呼为台湾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台湾的历史,在此不赘言)。之后甲午战争清朝败北后,便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然后二次大战爆发,日本战败后,中华民国便代表同盟国接管台湾。一直到国共内战的当儿,国民党因为主力抗日,导致将官和兵力都远远比不上共产党,于是一路败北,最后就退守到了台湾这个岛上。 也由于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宣称自己已经取代了中华民国的地位,因此也合法拥有了台湾的统治权,可是中华民国也宣称自己才是正统的大陆统治政权,因此台湾的统治权自然属于中华民国。这两者的争议基本上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地步,无需理会。 可是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可以很清楚了解了吧,台湾目前是在一个国家的管理之下,那就是中华民国,所以严格意义来说台湾并非一个国家,中华民国才是。可是现实自然不会那么简单的,台湾的人口对国籍的认同其实具有很大的分歧,这跟台湾的历史有关。某些人认为中华民国才是台湾的合法政权,另一部分人却认为台湾本身从来没有任何合法政权,因此应该以“台湾”的名义宣布独立。 所以简单的说,台湾的确符合了一个主权国家的定义,也就是 固定的居民 一定界限的领土 有效的政府 与他国交往的能力 因此,我的看法一贯如此:台湾毫无异议是个国家,只是它的人民还没有决定这个国家应该叫“台湾”还是“中华民国”而已。 同婚违反公投? 严格意义来说,台湾这次的公投,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