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子午谷计为何不被诸葛亮接受?

目录
前言
原因
总结
参考资料


前言
所谓的子午谷计,就是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在军议所提出的一个建议:由于当时长安的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因此自愿带精兵五千,乘诸葛亮带兵北伐的时候,由子午谷突袭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乘船逃走,但是诸葛亮却认为此计过于冒险,因此驳回了这项建议。

一直以来,魏延的子午谷计就一直引起争论。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失去了经由长安进攻许昌的好机会;也有人认为子午谷计太一厢情愿,实际实行的话成功机率不高。

就我个人观点来说,我认为子午谷计本身就有其缺陷之处,魏延可能是个将才,可是在这件事情,也许诸葛亮看的更远。

魏延

原因
当然,一直以来所听到的,诸葛亮不接受子午谷计的原因林林总总,除了以上所说的以外,比较普遍流传的说法还有一个,就是诸葛亮妒忌魏延的才华,担心魏延的地位会比其高,因此特意打压魏延。

其实就当时的情况来说,以蜀地这样一个小国,要对抗北方庞大的一个魏国,又怎么能责怪诸葛亮的谨慎。当时北伐可说是不得不胜利的一场战,严格来说,诸葛亮也可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然是小心外加谨慎了。

另外一点所说,诸葛亮特意打压魏延,基本上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当时的诸葛亮本身可说是刘禅最器重之人,他根本没有必要担心会有其他人的地位比他更高。更重要的是,从这篇文章里所转载的一些文字里,可以发现诸葛亮是个赏罚分明的领袖:
建兴八年,魏延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熟知蜀汉官制的应该知道,前军师仅次于中军师是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征镇一类的将军前面如果加上大字就是要比前将军之类的还要高一些,最为主要的是魏延的爵位,南郑侯,这是蜀汉侯爵中的最高级别,就是县侯,而且也是魏晋侯爵制度中的最高级别,以后来晋国杜预的平吴大功也不过是当阳县侯,你能说魏延比杜预的功勋都大?这时我们的诸葛亮呢?不过是武乡侯。

五虎大将无论是死了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还是活着的赵云谁也没有魏延这个爵位高,连蜀汉一度是仅次于诸葛亮的李严也无法和魏延的爵位相提并论。至于说到为了蜀汉基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庞统,追封不过是关内侯。要知道,建兴八年,正是诸葛亮的执政时期,虽然魏延的爵位是刘禅封的,但是如果诸葛亮想要阻拦,不是也很容易吗?陈寿为什么一再提及诸葛亮赏罚分明,号令森严呢?我们看看李严等人的结局就可以知道,诸葛亮不是一个以私人的好恶来代替国家用人行政的权臣,否则他今天的地位不会这样崇高。诸葛亮虽然对魏延的建议没有采纳,但是,这没有影响诸葛亮对魏延的重用。

我手头上还有找到一个资料,就是《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所云: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

我的文言文不是很厉害,不过“军使自发”那句我只有一个理解,就是:“万一魏延不接受命令,就让他自行带领其军队。”

所以说诸葛亮特意打压魏延这点基本上是不太可信的。

所以其实真正的问题出在子午谷计本身。基本上子午谷计的想法是对的,要是当时突袭长安的话,九成九可以轻取长安,问题在于,取下长安后,要如何防守呢?

我以前的文章里面就有说过,魏国的军队是擅长打陆战的,而长安本身周围绝大多数是平原,几乎无险可守,可说是个易攻难守之处,即使攻下了,也会被魏军轻易夺回。那基本上就是白白浪费时间以及兵力而已。

另外,要是当时夏侯楙不逃走的话呢?别忘记了,要是他不战而逃的话,他难道不会受到惩罚吗?只要一想到这点,我就觉得当时如果要确保夏侯楙肯定会逃走的话,只能建立于以下两点:

第一,没有援军,可是当时魏国的势力及大,如果要说为了防卫诸葛亮导致无兵援助长安,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第二,进攻的势力远远超越长安的驻守军,可是当时蜀军的主力在北伐,即使真的给了魏延五千精兵,也最多和长安驻守兵马打和而已,远远不到让夏侯楙闻风弃逃的地步。


总结
其实作为领军的将领,他的所思所为都必须要很小心。除了这点以外,还要对局势有更长远的判断。魏延的奇计有其可行性,可是魏延毕竟不是统领大军的人,他想的不够深入。

他也许是个将才,不过肯定不是个军事家。

无论如何,环绕魏延本身的历史争论一直都有,至于历史的真相如何,也许永远也没有人知道了。我们也只能不断地争论,以求争出一个较能为大众接受的理论而已。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魏延
华夏经纬网:魏延的奇袭可行吗
秋风冷筑:话说魏延
西西河典藏:【原创】功罪之间说魏延
Sougou说吧>>教育校园>>东北校园>>绥化学院吧:魏延

linfavourite signature

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