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24的博文

[感想]馬華公會辯論表演賽事件有感

馬華公會辯論表演賽事件無論是主辦單位還是洪律師的作為其實都很不妥當。 如果洪律師自己也是表演賽的參與者之一,那來到談論其他參與者的時候,理當避嫌,何況是直接說某個參賽者沒資格要求替換掉。 而宏耀在這起事件因為自己弟弟被替換掉,所以跟著退出,本來就人之常情,將此說成是啟耀遊說宏耀退出,也不應該,正如 Chen An Ran 所說,是在道德綁架宏耀。 還說自己不願意貢獻流量沒有看啟耀的影片,那整篇文章說啟耀如何映射他、怎樣蹭他流量就太不公平了,人家很可能根本沒有這個意思,只是洪律師從截圖裡被誤導而已。 至於發聲明說會對付啟耀,也是很糟糕的行為,既然洪律師的確放話說啟耀沒有資格不能參與表演賽,那啟耀自然也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因為啟耀為自己辯護而威脅「走著瞧」,氣量不免有點小,而且有利用公家資源來對付敵人之嫌。 但相較主辦單位的作為,洪律師的問題就沒那麼大了,最糟糕的其實是主辦單位。覺得需要等洪律師確認參與者名單,那就應該先質詢後才進行邀請工作;覺得不需要洪律師確認,那就不要在意洪律師的意見。這兩者無論哪一種處理方式,都不至於搞到今天這種情況。 可是現在的處理方式卻是最糟糕的一個,等邀請了後又說不好意思我們不准備讓你出場了,而且原因竟然是因為你的對手認為你沒有資格?就連我這麼白目的人都覺得主辦單位何其白目,主辦單位的決定真的是有夠糟糕。 洪律師覺得自己坦蕩所以要說出來沒關係,但最後做決定的,不是主辦單位你自己嗎?結果決定是主辦單位下的,但責任都是洪律師的,自己就此隱形。這根本是把洪律師放在火架上烤,對启耀也造成傷害。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字有價值,你可以通過抖內給予我鼓勵: TnG:012-9241210 Maybank:112455278431 Paypal: https://www.buymeacoffee.com/yulin 你也可以參與討論或將文章分享出去。 你也可以「點贊」我的 臉書頁面 ,這樣一來就不會錯過我的文章了。 你的支持會成為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感謝。

[影評]《五月雪》影評

图片
作為第一部獲准在馬來西亞上映的513主題電影,在《五月雪》還沒有獲准在馬來西亞上映前,張吉安導演有在新加坡草根書室辦了兩場電影講座,一場談北馬華人的鄉野傳奇和《南巫》,另一場就是談五一三以及《五月雪》的拍攝花絮。張吉安導演兩場都講得很精彩,也可以看出他的用心。 當時張吉安導演就有提到正在嘗試申請在馬來西亞上映,但大家都不抱期望,我還想著要不要在新加坡觀看(也不需要被馬賽克和消音),只是最後沒有成行。 沒想到回來馬來西亞後就收到消息,《五月雪》成功在馬來西亞上映了。 寫在電影前 五一三事件,就是一場發生在馬來西亞的種族衝突事件,起因是1969年馬來西亞全國大選,在野黨的得票率第一次超越執政黨,在野黨和支持者便在5月11日時進入吉隆坡遊行慶祝,卻惹怒巫統的激進黨員,於是他們也舉行遊行。兩個遊行隊伍在5月13日碰面,最終釀成流血衝突。 在這場種族衝突後,513就變成馬來西亞一個無法提及的數字,跟台灣的228、中國的8964一樣。諷刺的是,馬來西亞過往的執政黨(AKA國陣)卻常常用種族衝突來威脅華人要投給執政黨,便成為一種弔詭的「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這點就跟228和8964很不一樣。 我小時候對大選的其中一個印象,就是要乖乖待在家裡,確保國陣獲勝了,才可以出門。甚至2013年和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時,我爸都叫我投票後就留在家裡幾天不要出門,這都是因為513的慘痛經歷帶來的政治PTSD。 不過在馬華書寫這塊,因為政府的不重視,反而給予了馬華文學特殊的自由性,包括同志文學、馬共文學,以及513的主題,都因為馬華文學的小眾,反而讓馬華文學可以對這些題材進行書寫,相對而言較少收到禁錮。以513主題而言,這幾年就有看到市面上出現《513文件解密》、《在傷口上重生》這類探討513歷史的書籍,也有賀淑芳的《蛻》以513事件為主題的長篇小說,它們在出版方面都沒有遭遇太大的漣漪。 前不久季風帶書店邀請書寫馬共題材的新馬作家——海凡前來辦新書分享會時,主持人龔萬輝就有提到說「馬華文學有一種不被關注的自由」,雖然他主要是指馬共的題材,不過放在513也是很適當的說法。 但來到影視方面,卻又是另一回事了,畢竟影視的推廣較為大眾。上述的活動之中,龔萬輝也有提到《五月雪》和賀淑芳的《蛻》在面市時的難易之別。也因此我原本是認為《五月雪》無法在馬來西亞上映,畢竟也不是第一部由馬來西亞人執導但卻無...

[書評]《只有一半的真相:為什麼科學看不到全貌?》書評

图片
由天下文化出版、布拉斯藍德所著的《只有一半的真相:為什麼科學看不到全貌?》是一本相當有趣的書,作者除了是一位暢銷作家外,也是一位廣播員,他所創辦和製作的《數字知多少(More or Less)》是英國最權威的數據及證據型廣播節目。 書中先從一種大理石紋螯蝦說出,這種螯蝦實在1995年才在德國水族館被發現的生物,牠特別的地方在於,牠不但可以進行孤雌生殖,而且能夠大量產下後代,每一個後代基因的組合也一致,因此成為科學家進行研究的絕佳素材。關鍵是大理石紋螯蝦的每一個個體的差別都很大,體型、壽命、花紋、行為模式等等。於是科學家開始設計一個可控的環境,並盡可能確保用一模一樣的環境來養育螯蝦,具體到溫度、濕度、投放的食物營養,甚至連餵養員都是同一個人。基因和環境都一樣,那產下的螯蝦在生長後,應該個體都差不多,對吧? 大跌科學家眼鏡的是,螯蝦的個體不僅不同,甚至差異甚大,壽命長短不一、體型甚至可以差到好幾倍。問題就在於,我們所認知的主導遺傳的因素(環境和基因)既然都一致了,那為什麼還會出現那麼大的差異。科學家提出了很多的假說,但還是沒能找出答案。 這就是作者在書中一直在強調的主題,這個世界還是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影響因素,那「一半」目前還是因為科學的界限,無法被突破。作者在書中接著用更多例子來提醒讀者保持謹慎的態度來面對這個世界,其中有兩個例子是我個人很詫異的內容。 第一個例子是對兩組各500名男孩的追踪,這兩組男孩的背景都類似,只是其中一組有輕微犯罪記錄、另一組則沒有相關方面的記錄。兩位教授後來追踪這兩組男孩時,發現童年的經歷並沒有影響到這些男孩成年後的人生。有輕微犯罪記錄的男孩長大後可能過著毫無犯罪的正直人生,沒有相關方面記錄的男孩成年後卻也有可能成為罪犯。看到這裡可能就有人覺得也許是後來的經歷改變了這些孩子,但作者在書中還有提到另一個例子——拳王麥克·泰森,泰森自己也說自己的行為是受到小時候環境的影響,但跟他一樣小時候素行不良的哥哥,長大後卻在醫院擔任手術助手。 從這兩個例子來看,我們一直認為小時候的環境會影響孩子長大之後的性格,很可能也只是看到了「一半的真相」。 書中看到這裡時,讓我想到了聞名的「棉花糖實驗」,在我中學聽到這個實驗時,一直就有人用這個例子來說明要教導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沒想到在2018年,哥倫比亞大學重新進行棉花糖實驗後,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不同於聞名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