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寻找内在自由的《你可以不生气》

目录
书籍资讯
感想
总结




书籍资讯

作者:一行禅师 Thich Nhat Hanh
译者:游欣慈
ISBN:9867884108
出版日期:2003/01/27
出版社:橡树林
出版地:台湾
语言:繁体中文




感想
其实就算客气的说,我的性格也只能被称为“极其易怒”四字。而这性格其实从小便是如此,长大了后也只能减缓,而不能根除。这也是为什么我中学的老师会赠送我这一本书,她应该是希望我可以从这本书中学习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快乐的方式。

可惜的是,当时年少气盛的我,读没几页就看不下去,于是这本书便被我随意丢弃在书架上了。

幸运的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甚至数次更换了书架,这本书却依旧安静地躺在书架上的某个角落,直到前不久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而这一次,经历了些许岁月洗涮的我,终于能够平静地把这本书读完了。

实际上,如果了解一行禅师的生长环境,就很难不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一股魄力。一行禅师本身就曾经经历过越南战争,为了和平而努力的他却在越战结束后被国家放逐,颠簸流离到了法国。

他有资格感到愤慨,觉得生命不公。可是即使如此,他在书中的句子、词语,却依然平静如汐。阅读这本书,便可以感受到他句子当中的宁静,仿佛读到一本佛门经典一般,心情可以慢慢平缓安宁。

虽然这本书谈的是关于人生的智慧,可是它却没有沦落为空谈大道理的书籍。当然一行禅师依然有循循解释一些道理以及智慧,可是他的用字遣词却不会让我觉得他是在教导我应该如何做。他只是告诉我,如果我这么做,我的人生会更好,我愿不愿意跟随他的话,他即不强迫、也不给予任何压力。

好比说在书中的开端时,他就说,他觉得快乐就是减少痛苦,而要如何快乐,就是必须避免内心负面心行的自由,也就是要学习如何转化内心的愤怒、绝望、妒忌、妄想等等负面情绪。他之后更指出,许多时候,我们内心的负面情绪,其实只不过源自我们对旁人片面的想象以及我们自己预设的立场:我们认为他人是在针对自身,于是我们感到恐惧以及愤怒。可是他人也许根本一点都不在意、也或者他们就跟我们一样地痛苦,深陷负面的情绪里不可自拔。

也因此,一旦我们能够成功转化自身的负面情绪,我们就能够好好照顾自身的痛苦,然后便可以帮助到身边同样感到痛苦的其他人。许多时候,当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我们就会针对我们认为造成自身痛苦的人进行反击。我们认为只要他感到痛苦,我们的痛苦就会纾缓,我们会因此感到畅快欣喜。可是实际上,一旦他人感到痛苦,他们便也会有同样的想法,也会因此进行反击。双方只会越来越痛苦,却又不知道要怎样停止这样的负面循环。所以一旦有一方学会照顾自己的负面情绪,便能够终止这样无止境的互相伤害,甚至可能可以相互理解。

那么要如何照顾自己的负面情绪呢?一行禅师并没有空谈道理,他实际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人的心中都有正念以及负念,无论何者都跟种子一样,只要我们不断地用适合的肥料灌溉的话,那颗种子就会长成参天大树。这就是他为什么会使用“照顾”这个字眼,一旦我们好好照顾内心的话,使我们的内心充满正念,负念也自然消失无踪。可是一旦反过来,我们忽视内心,那我们心中自然杂草丛生,负念就会跟着浮现,无法自制。

这听起来貌似相当艰辛,可是一行禅师却在书中教导我们两种做法,一是使用禅宗的“观呼吸”、二是进行“饮食禅”。两者其实都是同样的修行:念念分明的进行所有的行为。也就是说呼吸时专心呼吸,好好感受空气通过身体,进到肺部的感觉,然后才缓缓呼出;吃饭时专心吃饭,每一口咀嚼都专心体会食物的味道以及滋味,并且感受食物滑落食道,进到胃里的感觉。

看似很小的一件事情,实际上要做到却非常困难,因为它要求我们做到真正的“专心致志”,不被环境影响。

另外这本书让我很有体会的一点就是,一行禅师并不认为负面情绪就是可以抛弃的事物。实际上他一直用小孩以及器官来做比喻,认为我们的负面情绪其实就像小孩一样需要得到关注以及照顾,而我们也不会因为器官出现问题便决定要抛弃器官,那为什么我们会一直认为负面情绪不应该存在呢?

这其实是很不符合社会主流观感的想法,社会一直觉得负面情绪不好、不应该存在,一行禅师却说,负面情绪本就存在,我们只是需要学习照顾它。我的人生一直都在和自己的脾气对抗,也因此对我而言,一行禅师的这段想法,其实是非常震撼的。




总结
当然无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环境里各种负面的思维想法充斥可见。可是也许这本书可以是一个好的开始,让我们学习如何照顾自己的负面情绪,念念分明,不再继续受到环境的影响。

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并且得到真正的自由。



linfavourite signature

评论

相关文章